支持IPv6

无障碍

(字号大 不伤眼) 点击进入>>

武鸣区:多彩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 谱写民族团结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04-02 11:40 来源:武鸣区委统战部 【 字体:


3月29日至4月1日,武鸣区举办丰富多彩的“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喜迎一年一度的广西三月三传动节活动涵盖了文化、体育、各镇、文旅企业、经贸五大板块17项精彩活动,全方位展现了武鸣三三民文化的独特韵味,吸引八方宾客度佳节,共唱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章。

民族服饰秀精彩上演

3月31日,武鸣区大绣球广场变身乡村“T台”,广西-东盟民族服饰秀在此华丽上演,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的服饰在舞台上争奇斗艳,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民族文化的视觉盛宴本次民族服饰秀以“盛世民族风,共圆复兴梦”为主题,是今年武鸣“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的重头戏。通过大型情景式实景秀的独特艺术形式,以壮族婚嫁习俗为主线,通过“歌圩迎亲—婚夜哭嫁—礼贺斗秀—团圆同庆”四大篇章,生动演绎壮家儿女在婚嫁这一重要人生仪式中的情感与礼仪当天的服饰秀还特别设置了“东盟服饰方阵”,让壮锦与泰丝对话、绣球与蜡染共舞,以服饰为桥联结中国与东盟的文化脉络,彰显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真谛。

山歌嘹亮唱响美好生活

3月31日2025“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暨“绿城歌台”(武鸣区歌台)群众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在武鸣区绣球广场精彩上演。《灵水歌圩》《武鸣敬酒歌》《壮家新村歌》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节目,生动展现了武鸣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发展成就,唱出了武鸣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让现场观众沉浸在浓浓的民族风情中。在武鸣区各大公园、休闲广场,可以看到老老少少的武鸣人民欢聚一堂,自发而来的歌队,对歌欢唱,以歌寄情,歌声悠悠,绵延不绝展现广西少数民族最本真的音乐魅力,表达对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武鸣区江滨公园内,大大小小的山歌“擂台”PK已经进入白热化,歌手们以自由形式“攻擂”方式进行山歌表演唱、对唱。活动现场氛围热烈,让来武鸣赶歌圩的游客深切感受壮族山歌的无穷魅力

传统项目展现竞技风采

“壮族抢花炮”是武鸣区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因有强烈的对抗性和民族特色,素有“东方橄榄球”之称,在2021年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月三当天,“壮族抢花炮”在武鸣区体育馆东门地块举行,青壮年小伙们在草地上激情角逐,抢夺花炮,给民众和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更向外界展示了民间体育的繁荣,为民俗文化增光添彩。“三月三”期间,武术散打、跳竹竿、抛绣球、牛王争霸赛等经典项目也在武鸣区上演。其中,第37届武术散打擂台赛吸引了北海、玉林、北流、崇左等全区各地市的运动健儿齐聚武鸣,以武会友、切磋武艺来自云、贵、桂24头战神“牛王”齐聚武鸣,展开“牛王”的争霸。此外武鸣区还新增了航空体育嘉年华活动,呈现热气球喷火、航模飞行、无人机表演等科技感十足的互动项目,与民族特色表演融合,打造空中奇观。

非遗大集市解锁民俗文化记忆

3月30日-31日,迎来一场文化盛宴,非遗大集市在武鸣体育馆广场热闹举行,现场共设置八大主题展区,包括武鸣非遗文创、沃柑专区、广西—东盟经开区工业产品展示展销、非遗项目直播带货等120多项非遗及本土特色项目亮相,结合非遗项目文艺演出,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解锁“可带走的文化记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共同沉浸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非遗美食展区香气四溢,成了“吃货”们的天堂。生榨米粉、柠檬鸭、五色糯米饭、灰水粽等武鸣特色美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纷纷驻足品尝、购买;艾馍、猪血肠、壮家豆腐、木瓜条等地方小吃也颇受欢迎,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武鸣的饮食文化。在非遗文创展区,壮族扎染文创品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独特图案引人注目,而天然植物编织的手工编织品既美观又实用,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在沃柑专区,武鸣沃柑系列产品如沃柑菜系、沃柑咖啡等,为游客带来了新颖的体验,展现了地方特产与饮食文化的创新融合。此外,在爱尚武鸣大学城文化休闲街举办的商贸美食节,涵盖《壮族三月三》文化展演、非遗技艺“高山流水”、脱单音乐节等,融合美食、艺术与潮流,激发夜间消费活力。夜食、夜娱、夜购、夜游等多种消费形态,让游客充分感受“千灯夜市喧人间烟火暖”的独特魅力。

    除武鸣主城区有活动外,武鸣区城厢镇、太平镇、锣圩镇、罗波镇等4个镇也举办了系列“三月三”活动,还推出了罩鸡、五色糯米“蒸”霸赛、簸箕宴等体验活动,为民众和游客增添了更接地气的沉浸式文化互动体验,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