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无障碍

(字号大 不伤眼) 点击进入>>

武鸣区“三渠道”开展暑期各族青少年交流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09 08:16 来源:武鸣区民宗局 【 字体:

为搭建好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见实效,武鸣区以体育赛事、社会实践、文化课堂三大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以体育赛事为载体,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举办首届南宁北·大学生篮球联赛及南宁北·高校花样校园声乐比赛,吸引南宁教育园区15万学生共同参与,有效拓展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续首届南宁北·大学生篮球联赛之后,近日,武鸣区宁武镇“村BA”男子篮球联赛、灵马镇“村BA”篮球联赛相继开赛,吸引了各族青少年广泛参与。在灵马镇“村BA”篮球联赛少儿组比赛中,共有17支队伍、18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赛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专注投入,观众们欢呼喝彩、鼓掌助威,同时还有架子鼓、唱歌、街舞、啦啦操等表演轮番上演,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各族青少年在赛事中迅速拉近了彼此间的感情,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除此之外,武鸣区还承办“中国体育彩票杯”2024年广西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来自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百色、贺州等地市198支队伍、76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承办“中国体育彩票杯”2024年广西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全区15支代表队、246名青少年射箭小将参加比赛。各族青少年齐聚武鸣,以赛会友、切磋技艺、交流学习,有效增进交往交流交融。

以社会实践为抓手,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走深走实。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投身乡村建设,推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托两江镇汉安村大鸣山民宿研学基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科普研学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前来参加研学活动,活动涵盖了军体训练、防溺水、朗诵、书法、音乐、英语等多个领域知识,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知识和阅历。举办2024年暑期绘画启蒙公益培训班,组织师范类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时间指导孩子们学习绘画技巧,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大学生志愿者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开展慰问退伍老兵志愿服务活动,聆听老兵激情燃烧的岁月经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的信念。此外,还组织返乡大学生到城区各机关单位、企业、镇村(社区)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乡村建设中展现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时代风采,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献策出力。

以文化课堂为路径,推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合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组织开展石榴籽”美育公益课堂、“古韵新声,创承文脉”音乐公益课堂,围绕武鸣各族民族风情、“扎染”、“编织”、“剪纸”等传统非遗技艺为主,通过课件讲解、手工制作,让学生了解文化源起、历史背景等,同时将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等入课堂教学中,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课堂中开出非遗之花。举办“书韵飘香,家风传承”亲子阅读活动,开展书名猜猜猜、分享读后感,用绘画与书写的方式共享阅读的喜悦,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暑假文化活动。开展“书香飘万家 阅启新征程”全民阅读推广进社区活动,绘本分享、神州VR科普阅读体验、机器人编程展示等形式新颖的活动,进一步调动青少年参与活动积极性,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普阅读和智能科技的兴趣。7月份以来,已举办31期公益课堂,涵盖了民族文化分享、绘画、航模、儿童注意力训练、无人机模拟器体验等多领域内容,约900名青少年参加,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不断增强青少年“五个认同”,推动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