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 )中,“中华民族”被正式写入宪法。
答:2018年宪法修改
2.宪法序言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答:中国各族人民
3.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答:和谐
4.宪法序言指出,在()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答:维护民族团结
5.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答:一律平等
6.宪法第四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答:民族团结
7.宪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答:特点和需要
8.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答:自治权
9.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分。
答:不可分离
10.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答:保持或者改革
11.宪法第三十条规定:()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答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12.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的义务。
答:全国各民族团结
13.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答:法律规定的权限
14.宪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的代表外,
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答: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15. 宪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答: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
16.宪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答:自治条例
17.宪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讲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进行审理。
答:当地通用的语言
18.我国的“宪法日”是每年的()。
答:12月4日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答:各民族多元一体
2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要求,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作为各民族根本利益。
答: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1.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2.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
答:民族团结
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用()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
答:法律
24.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答:文化认同
2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答: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