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城区以创新科技体制为动力,加大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推动科技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为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科研成果和研发投入水平还不能满足城区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需求,产业发展基础弱、结构不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而“十四五”时期正是武鸣区大有作为、奋发有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武鸣区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武鸣创新型区建设,城区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制定了《南宁市武鸣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引领创新型武鸣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起草依据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21〕39号)
(二)《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南府办〔2022〕27号)
(三)《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南武政发〔2021〕14号)
三、主要指标
“十四五”期间南宁市武鸣区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5年 |
属性 |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
22 |
预期性 |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5 |
预期性 |
3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4.5 |
预期性 |
4 |
高新技术企业(家) |
30 |
预期性 |
5 |
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亿元) |
10 |
预期性 |
6 |
科技创新平台(个) |
10 |
预期性 |
四、主要特点
(一)聚焦创新型武鸣建设。抓住南宁教育园区等历史机遇,利用教育资源向武鸣集聚优势,瞄准武鸣科技创新短板,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人才队伍,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
(二)聚焦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继续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引领创新、支持创新和鼓励创新的科技创新体制,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活力,推动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券、研发经费奖补等财税金融创新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三)聚焦产业需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面向武鸣区重点发展的“两头”产业(石头产业和木头产业)以及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统筹平台、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布局,培育“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四)聚焦发挥武鸣特色优势。立足武鸣创新资源基础,全面对标上级部署,突出武鸣作为首府南宁市域副中心和面临“撤县设区、南宁教育园区、高铁南宁北站”的重要机遇,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动力,实现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投入和整体实力继续保持在南宁市前列,基本建成广西创新型城区的总目标。
五、起草过程
由城区科技局草拟《规划》征求意见稿后,2023年9月,城区科技局再次向城区各个部门共49个单位征求意见,共计收到反馈意见2条。经研究,采纳1条,未采纳1条,未采纳意见已与提出的部门反馈。
政策解读单位:南宁市武鸣区科学技术局
政策咨询电话:0771-6233420